旅游文创商品六大发展趋势盘点
2017-01-18
导语:2016年文化部将文创产品开发纳入博物馆绩效考核的范围。在现代旅游经济中,旅游商品已是举足轻重,继交通、住宿、餐饮之后,它已成为拉动旅游业的第四驾马车,毫无疑问,旅游商品将是未来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领衔主演”。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旅游习惯和旅游观念的转变,中国的旅游文创商品发展呈现出六大主要趋势。
趋势一 向大旅游商品发展
中国的旅游商品在很长一段时期发展缓慢,其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旅游商品的狭隘理解。由于种种原因,人们误把纪念品、工艺品、农副产品理解为全部旅游商品,而人们生活所需的生活类工业品没有被纳入到旅游商品中,以至于各地开设的旅游商品店主要是旅游纪念品店、工艺品店和农副产品店。
旅游纪念品在旅游商品中的比重逐年下降,旅游工艺品在旅游商品中的比重也属于雷声大雨点小。游客对“华而不实”的工艺品的兴趣是逐渐降低的,其购买量也逐年下降。尤其在出境游比例扩大后,游客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购买的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在旅游购物中占比微乎其微。这些出境游客主要购买的是生活类工业品,包括化妆品、服装、鞋、包、电子产品等。
近年来,在国内的旅游商品销售中,生活类工业品在高速增加,在旅游购物中所占的比重也在逐年上升。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旅游时,游客购买的生活类工业品在旅游购物中的比重已高达80%。
为了和过去以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农副产品为主的传统旅游商品相区别,把包含了生活类工业品等的旅游商品称为大旅游商品。事实上,在大旅游商品做得好的地区,旅游购物在旅游收入中的比重和旅游购物绝对值都是巨大的。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向全品类的大旅游商品发展成为旅游商品发展的必然趋势。
趋势二 向生活化方向发展
很长一段时间,在旅游商品的开发上主要强调文化、科技特征。经营者多从文化、科技角度去设计、研发、销售旅游商品,形成了旅游商品市场上貌似新产品很多,但游客购买量却不大的“叫好不叫座”的现象。片面强调文化,结果造成印有景区图案、标志或者著名景观造型的商品比比皆是,而商品的功能反而被忽视。
反观国外的旅游商品,普遍没有明显的文化特征。无论在电子产品上还是在服装、鞋、帽、箱包等上面,很少看到文化符号、景区的名字、图案等。没有文化特征为什么游客喜欢?有人说是因为国外的商品有品牌。在调研中发现,国外没有品牌的、能提高生活品质的商品也被游客大量购买。
为提高生活品质而开发旅游商品,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也是中国旅游商品能够实现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甚至是中国原创商品能够走出去的必然趋势。
趋势三 各类旅游商品同步发展并相互促进
无论是传统的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农副产品,还是新型的生活类工业品,它们既有各自的发展方向,又在互相促进,不断创新。目前,旅游纪念品、旅游工艺品的开发在向实用化、生活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那些冷冰冰的工业品也借鉴了很多传统工艺品的图案、纹饰、造型等,使工业品在保留实用性的同时,更有艺术性、观赏性,也易于受到游客的喜爱。
不同类别的产品,包括农副产品,它们的包装也有很大变化,已不再是简单的传统纸盒、粗布布袋、印有花纹的传统纹饰的包装材料,而是一种新型的包装材料,既简洁又生动,又有实用性,还具有安全性。
趋势四 旅游商品销售与“游”深度结合
长期以来,旅游商品销售主要是在专门的旅游购物店或普通商店的自然销售。大多数商店与旅游关联不大,更没有主动与旅游相结合。
现在很多商店已经开始与旅游结合来销售旅游商品,包括商店位置的选择,建设特色商业街、特色购物街,针对游客宣传促销等。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旅游商品的销售,使人们在旅游的时候得到方便轻松的购物享受。尤其是商业街和商店内外旅游吸引物的出现,使旅游购物店、旅游商业街、旅游购物街呈现景点化趋势。
趋势五 旅游商品与旅游目的地建设同步发展
人们一讲到旅游商品销售的地点就谈到景区。其实旅游商品的主要购物地点不是在景区,景区只是旅游目的地中的一部分。旅游商品销售主要在特色商业街、特色购物街和商场、商店,包括工厂店、免税店、保税店等。
很长一段时间,旅游目的地建设很少被提及,人们主要重视旅游酒店和旅游景区的建设,甚至把景区当成了旅游目的地。景区的主要作用是供游客游览。人们在景区里面主要目的是“游”。
旅游目的地的主要作用则包括了旅游的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的服务。旅游目的地是包括旅游景区的一个完整的旅游服务系统,让游客不光是游,还要留下来,在这里住,在这里吃,在这里玩,在这里娱乐,在这里购物,而旅游购物所买到的商品就是旅游商品。所以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好坏与旅游购物密切相关。
像香港、新加坡等地都是比较成功的旅游目的地。它们将旅游中的各要素融合在一起,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又享受了购物的乐趣。现在旅游目的地的建设逐渐被人们重视,突出旅游目的地特色的旅游商品也大量出现。旅游目的地也越来越重视旅游和文创商品的销售,商品与目的地的建设同步发展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趋势六 旅游购物店互联网融合
传统的旅游购物店都是一些实体店。互联网出现之后,实体店主要是利用互联网做一些宣传,更深的融合比较少。而利用互联网电商开店,直接就能把货物卖给所有人。这些人中的大多数不是在旅游中购买商品,因此也很难把电商的销售计算为旅游购物或旅游商品销售。
现在出现的线上与线下融合的模式,也就是O2O模式,人们在线上浏览选择商品,并在旅游中寻着途径到线下的实体店里确认选择,并在线上付费。这种新的模式对旅游商品的销售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文化具有强辐射和高渗透的特性,通过文化资源的开发可以提升旅游产品的档次,开发出新的旅游商品,具体来说是文化与产业的融合,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促成了旅游商品的成功开发。
文化与产业融合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文化与产业的融合成了当今国际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趋势一个显著的特征。文化与产业的融合形式有文化产业化和产业文化化。
(一)文化产业化
所谓文化产业化,用通俗简单的话说,就是文化走向市场,文化和产业高度融合。如今,“文化产业化”已成世界潮流。当今世界,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美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已占GDP总量的18%—25%,位居军事之后,是第二大产业。在美国400家最富有的公司中,有72家是文化企业,其中音像业已超过航天工业居出口贸易的第一位。文化产业化就是发现文化的价值,以产品和服务的形式来凝聚文化,并以消费的形式来传播文化的过程。文化产业化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先进文化的传播,而且为大众生活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增加了文化的造血功能,也增强了文化的自我发展能力。
(二)产业文化化
在现代产业中文化可以带来价值的增值。从消费者角度看,产品价值系统由功能价值和观念价值两部分构成。功能价值是消费者为满足基本需要而愿意给商品物理属性支付的价格部分。它由科技创造而成,是商品的物质基础。观念价值是商品中包含的能与一些社会群体的精神追求或文化崇尚产生“共鸣”的无形附加物,譬如品位、意味、风尚、情趣等。观念价值是主观的、可以体会和感受的无形附加物,因创意渗透而生,是附加的文化观念。比如企业用同样皮料做的同样式样的两个皮包,一个钉上LV的品牌,另一个是普通的牌子,市场价格会相差十几倍,因为LV的包凝聚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正是产品所包含的文化个性才促成这一产品走俏并逐渐辐射。
文化与旅游相融合
由于文化具有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和继承性,并为一个国家和地区所独有,从而使文化因素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国际上旅游商品开发成功的案例无不在旅游开发中,加强对景区、景点中蕴藏的文化内涵的研究和挖掘。从现实来看,旅游与文化结合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
(一)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经过总结、提炼和创作,把其中一些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群众喜闻乐见的东西转化为旅游产品。
众所周知,法国人性格浪漫,他们的生活追求别致。法国人爱洗澡,各种泡泡浴运用而生,有各种品牌的薰衣草泡泡浴、玫瑰泡泡浴、香槟泡泡浴、青苹果泡泡浴、牛奶泡泡浴等。法国人利用泡泡浴文化制成五颜六色的泡泡浴球,因此到法国旅游的人喜欢把各种泡泡浴球带回家去。
(二)依托景观特色,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不断创造、运用艺术手段将旅游项目展示或表演给游客,以增强游览的娱乐性和参与性,把文化资源转化成旅游产品。
拥有“砖石之城”美称的阿姆斯特丹让全世界的女人爱不释手,因为阿姆斯特丹的钻石切工技术世界闻名。每年有超过一百万观光客对钻石切割技术特别有兴趣而参访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已是世界数一数二的钻石中心之一。因此,阿姆斯特丹的钻石也成了稀有而珍贵的旅游纪念品。
(三)通过组织节庆活动,集中展示旅游特色。
旅游产业的发展中,要把开展丰富多彩的旅游节庆活动,作为打造旅游精品,发展大旅游、开拓大市场的重头戏。在旅游黄金季节,适时举办各种不同形式的节庆活动整体向外推出,以名牌景点带动新开发景点,优势互补
开拓市场,从而实现做大、做强、做优旅游产业的目标。
中国各区域的旅游商品产业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对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的挖掘利用还不够,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走出自己的路才能真正立足于各民族之间、才能拥有世界、才能传承自己的民族精神与智慧!
来源:旅游归话
Copyright © 2013-2016 ET Design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6007542号-1 网站开发 | 网站建设